一、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简介
best365官网平台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一直将我国北方草原土壤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高纬度半干旱地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作物高产技术研究作为主战场。加强团队建设对提升科研水平,服务地方经济,发挥特色优势,缩小东西部差距,发扬和挖掘内蒙古资源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前身是原内蒙古农牧学院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始建于1958年,目前一级学科包括3个二级学科(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农业资源应用化学)。2009年被评为内蒙古特色专业,主干课程土壤学被遴选为内蒙古精品课程。1985年土壤学二级学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植物营养二级学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同年教育部批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土壤学二级学科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13年农业资源应用化学二级学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6年土壤质量与养分资源实验室遴选为内蒙古重点实验室。2018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2020年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拟培育农业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截止2023年,学科所在的二级学科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农业资源应用化学现有教职工41人,期中正高级9人,副高级11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1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0人,13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内蒙古草原英才工程7人,2人次入选自治区“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支持,自治区“321人才工程”入选3人,内蒙古自治区新时代专业技术人才二层次1人,内蒙古土壤肥料学会理事长和副理事长5人。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建有学科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工程中心1个,省部级野外试验站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核心科研基地1000余亩;建筑面积0.6万平方米,实验室0.5万平方米,仪器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区内外科研、技术推广和企业共建教学研究实习基地10个。
学科已形成草原、荒漠土壤资源利用与保护、干旱区土水环境与作物生长、土壤肥力与植物营养、农业环境化学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率先在草原土壤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了在全球变化对土壤动物和凋落物影响,填补了研究空白;在半干旱与高纬度地带农作物高产施肥理论与技术,基于光谱的作物氮素营养诊断与管理技术;节约型农业水肥一体化理论与技术,碱土改良技术集成;森林土壤与森林生态的碳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型,我国北方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体系;并揭示了森林生态系统POPs的分布特征等方面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根据国际研究前沿设立了植物—土壤—微生物互作研究方向。
学科近五年,总申请项目数为60余项,总经费高达4900余万元。其中,主持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项目1项,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子课题1项,校企合作项目9项。先后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内蒙古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270余篇,其中SCI论文47篇,其中包括《National Science Review》、《Crop Journal》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国际顶级期刊;主编出版教材和专著6部,制定标准10项,授权专利27项。
近年来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不断培育壮大青年科技人才,为学科注入了大量的新鲜血液,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建立学科-研究平台-研究小组三级管理模式,统筹布局突出学科的引导作用,凝练研究方向,发挥研究平台的支撑作用,推动交叉创新,利用研究小组的创造力,促进良性竞争,力争在区域特色的研究领域取得突破。
二、导师简介
生态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现有本校合作导师2人,外聘合作导师1人。
(一)本校合作导师
1.李斐
李斐,博士,教授,best365官网平台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农田生态系统高生产力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研究工作和精准农业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是国际著名遥感杂志“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和“Field Crops Research”的特邀评审人。同时,也是国际农业信息和可持续发展中心的重要成员。在国际知名杂志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Field Crops Research和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等国内外主流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5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外观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项。培养研究生30多名。先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草原英才工程团队、个人荣誉和内蒙古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
2.李海港
李海港,博士,教授,best365官网平台博士研究生导师。best365官网平台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学科负责人,best365网站副经理。主持和承担过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项目,以及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内蒙古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等多项自治区级项目,获得第十批“草原英才”人才计划的支持,入选“草原英才”青年领军人才,内蒙古自治区新时代专业技术人才二层次。担任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Frontiers in Soil Science、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编委,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一直从事根际生态学的研究,在植物营养学、土壤学、微生物学等相关领域发表SCI论文85篇,中文核心18篇,参编学术专著3部。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Annals of Botany等国际主流期刊上。
(二)外聘合作导师
红梅,女,1970年5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内蒙古民族大学副董事长,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建设点负责人,内蒙古土壤肥料学会理事长,中国土壤学会第十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质量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主任。先后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担当作为好干部”,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草原英才工程团队和个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内蒙古首届科技标兵等。获批内蒙古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二等奖各1项、首届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奖1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3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0余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5项,主编教材3部,培养研究生90余名。